学术前沿 | 《管理世界》2021年优秀论文出炉 三农及绿色发展领域占几篇?
启研学社由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由高校师生与企研数据科学团队联合组建的,是以大数据资源及相关技术助力中国学术、智库与行业研究为宗旨的研究组织。团队当前的主要目标是挖掘行政、经济与社会大数据资源在经济学学术、智库与相关行业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价值,以学术研究为标准开展大数据治理研究,努力探索大数据分析技术融入中国经济社会研究的可行进路。
本文由三农大数据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人工整理,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2021年,《管理世界》编辑出版12期,刊发文章175篇。经过栏目编辑推荐、编辑部初筛,选出78篇文章,送50位专家进行投票评审。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综合创新性、学术水平、影响力等方面因素,最终评选出“十佳”优秀论文10篇、优秀论文30篇。
其中,三农及绿色发展领域的优秀论文有7篇(排名不分先后)。
1. 迈向2035年的中国乡村:愿景、挑战与策略
作者:叶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摘要:未来15年,农业小部门化的推动因素将更加多元,农业增长区域分化程度将更加显著,以粮食为代表的大宗农产品"总量不足、品种分化"格局将更加明显,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将更加突出。应处理好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与稳产保供的关系,处理好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优化村落布局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乡村"三新经济"、优化乡村人口结构与扩大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结构开放性的关系,处理好增加乡村振兴资源要素投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应充分利用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带来的机遇,遵循城镇化和乡村发展规律,以促进农业提档升级、发展乡村"三新"经济和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为主要抓手。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2035年
2. 中国特色全国碳市场设计理论与实践
作者:张希良 张达 余润心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摘要:中国的全国碳市场建设,一方面要遵循碳市场的基本原理和充分借鉴国际实践经验,但更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碳市场发展之路。在初始阶段,中国的全国碳市场总体上是一个基于强度的碳市场,而不是一个基于总量的碳市场,实质上是一个多行业的可交易绩效标准(Tradeable Performance Standards),兼具碳税和补贴两种政策激励效果。全国碳市场的总量是一个和覆盖行业实际产出量相关联的灵活总量,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总量。碳市场管控的企业碳排放量不仅包括现场产生的直接碳排放量,也包括企业消费电力和热力引起的间接碳排放量。"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建设力争实现对8个重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全覆盖,按"严控增量"的原则,设定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和确定行业碳排放基准,积极发挥全国碳市场建设在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中的作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参与程度和覆盖企业数量,按"稳中有降"的原则,设定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和确定行业碳排放基准,逐步扩大配额有偿分配比例,进一步提高全国碳市场在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碳市场;碳交易;系统设计;碳减排;碳税
3. 嵌入性组织为何存在?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的案例研究
作者:孟庆国¹ 董玄² 孔祥智³
1.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南方科技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发展关系合同理论解释嵌入性组织为何存在,从而解开"嵌入性组织悖论"。本文首先揭示威廉姆森和刘世定关系合同理论隐含前提假设,并补充更符合现实的假设,即制度关系及其不可化约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关系嵌入结构,以区分和比较嵌入性组织与其他备选组织方式。嵌入性组织因为嵌入于多元制度关系而具有相对优势,能够为多方合作提供正当性并降低交易成本。最后,选取供销社农业生产托管作为关键案例展示本文理论解释力。本文弥补了已有解释在完整性和一般性方面的不足,倡议超越"政府—非公共"二分思维并关注制度关系。
关键词:制度关系;关系合同;多重制度逻辑;公共企业
4. 权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论逻辑和案例证据
作者:张浩¹ 冯淑怡² 曲福田²
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
摘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面临农民财产权益难保障和集体经济难壮大的"两难"困境。然而,现有研究对这一问题仍然缺乏系统的理论探究和完整的案例验证。本研究立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两难"困境,将合作制理论与不完全契约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农村集体资产剩余索取权界定与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匹配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分析框架,推演了解决"两难"、实现"双赢"的理论假说,并以苏州吴中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纵向改革为例验证了理论假说,最终提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两难"到"双赢"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充分界定农村集体资产剩余索取权以及促进农村集体资产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匹配是实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两难"到"双赢"的"良方"。基于苏州吴中区的考察发现,通过政经分开、股权设置(取消集体股、设置多元化的个人股)、股权固化和股份权能拓展等改革充分界定农村集体资产剩余索取权能够保障农民财产权益。通过完善"三会"等基层民主治理机制最大程度地促进农民的"两权"匹配,以及通过激励性工资和长期性股权赋予管理者剩余索取权、通过监督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控制自由现金流)约束管理者剩余控制权,最大程度地促进管理者的"两权"匹配,能够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的利用效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关键词: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财产权益;农村集体经济
5. 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探究——基于微观农户要素投入视角
作者:高晶晶 史清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1995~2016年的全国微观农户数据,从要素投入视角来考察农户生产方式的变化情况,测算并比较了土地、劳动力、化肥、农药、地膜、种苗、机械等各主要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及产出增长贡献。研究发现,在时间序列上中国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历了由主要依靠劳动力等传统农资演变为主要依赖化肥等化学农资的替代和转变过程。但目前,各类化学农资对产出的增长动力已开始减弱。即使不考虑其负外部性导致的环境成本,单纯在经济意义上,当前主要化学农资的施用成本也已超过其可带来的产出收益。因此,新的生产方式转变节点已出现。在保障产出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要素间配置的综合调整来实现。具体地,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以依赖良种和机械化投入为主,将是未来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可能的路径和方向。
关键词:生产方式;农业增长;适度规模;化肥;机械化
6.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评估——基于全国7省农户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作者:李冬青¹ ² 侯玲玲¹ 闵师³ 黄季焜¹
1.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3.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总结农村人居环境3年整治行动治理经验、分析治理政策作用机理、评估整治行动实施效果,有助于新一轮"提升五年行动"的顺利落实。在理论分析环境政策工具激励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全国7省1450余农户面板数据,从户厕使用、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三方面系统描述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并采用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模型定量评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综合使用给农户发放补贴、政府直接投入公共环境设施和建立公共设施管护制度(如收费制度)等政策工具,有效地提升了农户的卫生厕所使用、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等人居环境指标,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推力。尽管整治行动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人居环境地区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改厕项目;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整治效果;政策工具
7. 乡村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一项双案例研究
作者:徐凤增¹ ² 袭威¹ 徐月华¹
1.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2.山东大学服务战略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
摘要:乡村要实现振兴和走向共同富裕,面临着治理方面的挑战。本研究基于制度逻辑理论的视角,选取山东省博山中郝峪村和陕西省礼泉袁家村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式分析。展示了两个村从摆脱贫困到共同富裕过程中,各种外来制度逻辑与原生制度逻辑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以及这些制度逻辑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研究发现,在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制度逻辑的碰撞和融合促进了乡村治理质量的改进。党组织逻辑、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和公司逻辑4种外来制度逻辑通过党组织领导、基层民主决策、村庄业态规划、股份制合作等策略实现了与原生宗族逻辑的融合共存,共同构成了乡村治理体系,并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本文的研究对乡村治理以及制度逻辑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本文的发现还为乡村优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制度逻辑理论;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实现途径
《管理世界》2021年三农及绿色发展领域文章合辑
注:人工整理,若有疏漏,敬请指正!
刊期 | 题目 | 作者 |
---|---|---|
2021年第一期 | 企业绿色创新实践如何破解“和谐共生”难题? | 解学梅 朱琪玮 |
2021年第二期 | “权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论逻辑和案例证据 | 张浩 冯淑怡 曲福田 |
集中连片贫困山区电商扶贫的探索及启示——以重庆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国家级贫困区县为例 | 王胜 屈阳 王琳 余娜 何佳晓 | |
嵌入性组织为何存在?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的案例研究 | 孟庆国 董玄 孔祥智 | |
2021年第三期 | 空气污染与城镇人口迁移:来自家庭智能电表大数据的证据 | 王兆华 马俊华 张斌 王博 |
2021年第四期 |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家庭消费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 尹志超 郭沛瑶 |
迈向2035 年的中国乡村:愿景、挑战与策略 | 叶兴庆 | |
跨越非正式与正式市场间的制度鸿沟——创业支持系统对农民创业正规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 雍旻 刘伟 邓睿 | |
2021年第六期 | 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 | 王馨 王营 |
2021年第七期 | 我国就业扶贫的现实基础、理论逻辑与实践经验 | 平卫英 罗良清 张波 |
2021年第八期 | 中国特色全国碳市场设计理论与实践 | 张希良 张达 余润心 |
能源转型的规律、驱动机制与中国路径 | 范英 衣博文 | |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 | 邬彩霞 | |
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 | 刘培林 钱滔 黄先海 董雪兵 | |
2021年第十期 | 精准帮扶政策的多维评估:基于G省B市扶贫实践的经验分析 | 黄薇 祝伟 |
赋权、强能、包容:在相对贫困治理中增进农民幸福感 | 罗必良 洪炜杰 耿鹏鹏 郑沃林 |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评估——基于全国7省农户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李冬青 侯玲玲 闵师 黄季焜 | |
2021年第十一期 | 中国战胜农村贫困的百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 | 杨灿明 |
2021年第十二期 | 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探究——基于微观农户要素投入视角 | 高晶晶 史清华 |
乡村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一项双案例研究 | 徐凤增 袭威 徐月华 |
加入三农大数据·交流学习群,获取更多三农相关新鲜资讯
END
点亮特关小星星
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吧
往期推荐